典型文献
                准噶尔盆地玛南地区上乌尔禾组储集层伤害机理
            文献摘要: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南地区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砾岩储集层岩心极易泡散,不易评价破胶压裂液对储集层的伤害,无法确定造成储集层伤害的主控因素.应用X射线显微CT技术对岩心样品进行连续扫描,重建岩心三维孔隙变化;应用球棍模型和阈值分割法,表征岩心不同截面上的孔隙变化.结果表明,储集层被破胶压裂液伤害后,平均孔隙半径减小了42.1%,平均喉道半径减小了32.7%,平均喉道长度减小了19.1%,平均孔喉比减小了45.3%,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降低了7.7%和33.8%,岩心在破胶压裂液驱替伤害后孔隙度和渗透率均降低,渗透率变化较大.破胶压裂液与储集层的相互作用,是造成储集层伤害的主要原因,而黏土矿物中的蒙脱石水化膨胀、微粒运移等是造成储集层伤害的具体因素.
                文献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南地区;玛湖1井区;上乌尔禾组;砾岩;破胶压裂液;储集层伤害;黏土矿物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伟;沈秀伦;寇根;魏云;蒋官澄;杨丽丽;张远凯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 新疆油田分公司 实验检测研究院,砾岩油气藏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伟;沈秀伦;寇根;魏云;蒋官澄;杨丽丽;张远凯-.准噶尔盆地玛南地区上乌尔禾组储集层伤害机理)[J].新疆石油地质,2022(01):107-114
                    
                A类:
                储集层伤害,破胶压裂液
                B类:
                    准噶尔盆地,玛南地区,伤害机理,玛湖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砾岩,岩心,定造,主控因素,孔隙变化,球棍模型,阈值分割,分割法,不同截面,孔隙半径,喉道半径,道长,孔喉比,孔隙度,驱替,渗透率变化,黏土矿物,蒙脱石水化,水化膨胀,微粒运移,井区
                AB值:
                    0.1964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