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韵从腔出剧随歌转——论戏曲润腔技法对民族歌剧演唱的重要作用
文献摘要:
中国民族歌剧作为中国歌剧生态中艺术成就最高、传播最广的艺术门类,自《白毛女》开山以来就成为中国戏剧舞台上最具中国气派的艺术形式之一,所体现出的美学风格,在表演程式与演唱美学追求上兼收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以及民族民间音乐质素,尤其对于传统戏曲"润腔"技艺的特殊运用,使得民族歌剧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当下都有着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对《音腔论》《戏曲表演美学探索》等戏曲演唱理论著作深入解读,结合具体的民族歌剧谱例解析并明确戏曲润腔的本质特征,进而指明与戏曲密切关联的民族歌剧演唱艺术及其教学的独特价值.
文献关键词:
润腔;民族歌剧;演唱;教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梓郡
作者机构: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梓郡-.韵从腔出剧随歌转——论戏曲润腔技法对民族歌剧演唱的重要作用)[J].名家名作,2022(09):73-75
A类:
B类:
润腔,技法,中国民族歌剧,剧作,中国歌剧,艺术成就,艺术门类,白毛女,开山,中国戏剧,戏剧舞台,中国气派,艺术形式,美学风格,表演程式,美学追求,兼收,方歌,中国戏曲,民族民间音乐,质素,传统戏曲,群众基础,戏曲表演,表演美学,美学探索,戏曲演唱,论著,本质特征,演唱艺术,独特价值
AB值:
0.3925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