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唐宋诗词中的梧桐意象探微
文献摘要:
意象是客观的外在物象经作者心灵的酝酿、发酵之后所产生的表情达意之重要文学构件,是"诗歌艺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陈植锷《诗歌意象论—微观诗史初探》).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与散文相比,诗、词两种文体之所以有着含蓄、蕴藉之美,与其中运用大量意象以尽意不无关系,故而从意象这一微观诗学角度出发,是解读、研究古典诗词的重要路径.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植物意象种类繁多,内涵各异.其中,梧桐作为我国古代农业社会中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极为常见的植物之一,其入诗、入词,在漫长的古代文学长河里丰富发展了其独有的文化意蕴.据俞香顺《中国文学中的梧桐意象》一文梳理可知,孤桐一般是人格象征符号,焦桐、半死桐则与音乐相关,井桐、疏桐等一般蕴含悲秋情结.此外,双桐枝叶相覆,常以喻爱情;折桐花寄远、摘桐叶题诗以寄友情;而双桐沙门常用来表示佛教圣物.由此可见,梧桐在文学中所派生出的意象丛之繁复.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明红
作者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明红-.唐宋诗词中的梧桐意象探微)[J].青年文学家,2022(24):82-84
A类:
陈植锷
B类:
唐宋诗,梧桐,探微,物象,经作,酝酿,表情达意,诗歌艺术,诗歌意象,诗史,中国古典文学,散文,文体,含蓄,蕴藉,尽意,不无关系,故而,诗学,古典诗词,植物意象,农业社,人类生活,古代文学,学长,长河,河里,丰富发展,文化意蕴,中国文学,一文,象征符号,半死,含悲,悲秋,情结,枝叶,常以,爱情,桐叶,题诗,友情,沙门,佛教,圣物,派生,繁复
AB值:
0.5158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