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青年文学草堂与庙堂——从蜀中诗看杜甫的文儒精神
文献摘要:
四川盆地和成都平原在安史之乱中为唐王朝提供了短暂的喘息,也给了杜甫难得的庇护.杜甫的蜀中诗里有他一生中少见的轻松愉悦,但即便如此,仍多见其不移本心的儒者精神.本文通过分析唐代取士方式的多样性、文儒集团的兴起与沉沦、政治背景的曲折变幻以及诗人家世与交游等,以杜甫的蜀中诗歌创作为文本基础,研究文儒的身份与精神是如何影响了流寓四川时期的杜甫,更进一步探寻杜甫"诗圣"精神中可贵的"文儒"内涵,丰富对其"诗圣"身份的解读.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冉昊月
作者机构:
成都锦城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冉昊月-.青年文学草堂与庙堂——从蜀中诗看杜甫的文儒精神)[J].青年文学家,2022(15):59-61
A类:
蜀中诗歌
B类:
草堂,庙堂,杜甫,四川盆地,成都平原,安史之乱,唐王朝,喘息,难得,庇护,轻松,愉悦,即便如此,不移,本心,儒者,唐代,代取,取士,沉沦,折变,变幻,人家,家世,交游,诗歌创作,流寓,更进一步,诗圣,可贵
AB值:
0.54450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