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儿童视角下的多维镜像——论《阿长与〈山海经〉》中"我"对"阿长"情感的三重性
文献摘要:
《朝花夕拾》作为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饱含着他对童年的怀念与眷恋,但也暗藏着他对时代的反思与批判,《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这篇文章中,"我"对"阿长"的情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化,由一开始的"厌烦"转为后来的"敬意",然后"敬意"消退再次对阿长"厌烦",最终因《山海经》事件对她又重拾"敬意".在这个过程中,鲁迅将"我"的儿童形象描写得活灵活现,并借助儿童视角对自己、阿长和世人进行了新的审视.不过,这些反复的情感与作者对时代的思考最终都融进文末简短的一句话中,化作对阿长无尽的祝福和思念.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欣
作者机构: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欣-.儿童视角下的多维镜像——论《阿长与〈山海经〉》中"我"对"阿长"情感的三重性)[J].青年文学家,2022(02):57-59
A类:
B类:
儿童视角,镜像,山海经,三重性,朝花夕拾,鲁迅,回忆性散文,散文集,饱含,童年,怀念,眷恋,暗藏,一文,篇文章,跌宕起伏,一开,厌烦,敬意,消退,终因,重拾,儿童形象,描写,活灵活现,世人,融进,文末,简短,一句,无尽,祝福,福和,思念
AB值:
0.5778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