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浅析川剧《禹门关》中杨八郎人物形象的表演塑造
文献摘要:
《禹门关》为川剧武生"犯功戏",是川剧武生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之一.该剧也是川剧曹(俊臣)大王的代表作之一.1983年作为熊平安老师晋京演出剧目,在北京获得极大关注,并受到阳翰笙、田汉、郭汉城、黄宗江等戏剧家的极大赞赏.该剧事件从家庭、父子、将帅、兄弟的角度展开矛盾、抒发情感,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真切的情感体验.剧中杨八郎先靠甲,次袍子,后短打,三种武生类型于一体.在唱、念、做、打中,基本包含了川剧武生的表演程式,体现了川剧武生行的表演艺术.总结该剧杨八郎的表演特征,有助于理解川剧武生,为川剧武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有启示意义.
文献关键词:
川剧武生;情感;犯功戏;杨八郎;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文冬
作者机构: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5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文冬-.浅析川剧《禹门关》中杨八郎人物形象的表演塑造)[J].大众文艺,2022(12):89-91
A类:
杨八郎,川剧武生,犯功戏,黄宗江
B类:
禹门,人物形象,该剧,大王,代表作,平安,晋京,演出剧目,阳翰笙,田汉,汉城,戏剧家,赞赏,父子,将帅,兄弟,抒发情感,给人以,真切,情感体验,剧中,袍子,短打,打中,表演程式,表演艺术,表演特征,继承与发展,启示意义
AB值:
0.3076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