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胞外囊泡在牙及颌面部组织再生中的研究与展望
文献摘要:
胞外囊泡(EVs)是不同细胞间及多种组织间信号交流的重要途径,广泛参与组织发育、稳态维持和再生修复等过程.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泌的EVs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是MSCs发挥促组织再生作用的重要分泌性成分之一.近年来,MSCs分泌的EVs(MSC-EVs)在牙及颌面组织修复再生中的研究取得快速进展.MSC-EVs已被证实可以有效促进牙及颌骨中干细胞和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存活、迁移,并加快血管神经再生,从而可应用于牙髓、牙周、颌骨、颞下颌关节及颌面软组织的再生.因为EVs具备免疫原性低、作用途径广、可规模化制备等优势,其临床应用潜力巨大.随着对EVs作用机理的深入探索和标准化制备及检测体系的建立,MSC-EVs治疗有望成为牙及颌面部组织再生的重要策略.
文献关键词:
胞外囊泡;间充质干细胞;牙;颌骨;再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廖立;田卫东
作者机构: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转化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创伤整形外科,成都6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廖立;田卫东-.间充质干细胞来源胞外囊泡在牙及颌面部组织再生中的研究与展望)[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22(01):7-13
A类:
B类:
间充质干细胞,胞外囊泡,颌面部,组织再生,研究与展望,EVs,再生修复,MSCs,生物活性物质,分泌性,组织修复,修复再生,颌骨,体细胞,细胞的增殖,神经再生,牙髓,牙周,颞下颌关节,软组织,免疫原性,作用途径,规模化制备,检测体系
AB值:
0.2920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