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020/2021年冬季大范围低温寒潮过程中一种典型的平流层—对流层耦合演变模态
文献摘要: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超前于对流层环流异常,是延长冬季寒潮低温预报时效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强SSW事件前后地面温度响应的区域和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其中涉及的平流层—对流层耦合过程和机理也不十分清楚.本文采用1979~2021年ERA5再分析数据集,研究了 2020/2021年冬季"偏心型"强SSW事件前后中高纬度地区地面温度异常的演变特征,并分析了其与等熵大气经向质量环流平流层—对流层分支的耦合演变模态的动力联系.结果表明,伴随此次强SSW事件,亚洲和北美中纬度地区的寒潮低温事件分别在绕极西风反转为东风之前和再次恢复为西风之后发生.SSW前后大气经向质量环流的平流层向极地暖支与对流层高层向极暖支、低层向赤道冷支之间呈现出三个阶段的耦合演变模态:同位相"加强—加强"、反位相"加强—减弱"以及反位相"减弱—加强".加强的质量环流对流层向赤道冷支是SSW前后寒潮低温事件的主要原因,而加强的向极地平流层暖支是SSW发生及其伴随的北极涛动负位相持续加强的主要原因.大气经向质量环流不同的垂直耦合模态取决于行星波槽脊在对流层顶和对流层中低层两个关键等熵面上的西倾角异常.西倾角异常表征大气波动的斜压性,主要通过影响关键等熵面以上向极地的净质量输送和其下向赤道的净质量输送进行调控.尤其在SSW发生后的极涡恢复期,对流层顶处异常偏弱的斜压性会加强对流层向极地暖支,进而加强向赤道冷支,有利于寒潮低温的发生.本次SSW事件前后大气经向质量环流三支的耦合演变模态,与历年平流层北半球环状模(NAM)负事件中极区平流层温度异常信号下传滞后的平流层—对流层耦合演变类型相一致,其在波动尺度方面也存在共同特征,即SSW事件或NAM负事件前期对流层一波加强且上传,后期对流层二波加强但较难上传.
文献关键词: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寒潮低温;等熵大气经向质量环流;平流层—对流层耦合
作者姓名:
虞越越;李亚飞;任荣彩;崔正飞
作者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KLME)/气象与环境联合研究中心(ILCEC)/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CIC-FEMD),南京210044;天津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天津300074;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虞越越;李亚飞;任荣彩;崔正飞-.2020/2021年冬季大范围低温寒潮过程中一种典型的平流层—对流层耦合演变模态)[J].大气科学,2022(06):1484-1504
A类:
寒潮低温,等熵大气经向质量环流,平流层温度
B类:
温寒,对流层,合演,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环流异常,低温预报,报时,地面温度,温度响应,耦合过程,分清,ERA5,再分析数据,偏心,中高纬度地区,温度异常,演变特征,北美,美中,中纬度,低温事件,西风,东风,极地,地暖,层高,赤道,位相,地平,北极涛动,相持,垂直耦合,耦合模态,行星,中低层,斜压性,送进,极涡,恢复期,强对流,三支,历年,北半球,NAM,极区,异常信号,下传,演变类型,相一致,共同特征
AB值:
0.2436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