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依达拉奉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ACI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阿司匹林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抗氧化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χ2=5.165,P=0.023);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ET-1、M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644).结论 ACI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抗氧化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文献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效果;血流动力学;抗氧化指标;不良反应
作者姓名:
李勇超;唐锋
作者机构:
432000 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勇超;唐锋-.依达拉奉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22(20):36-39
A类:
B类:
依达拉奉注射液,急性脑梗死,不良反应分析,ACI,孝感市,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血流动力学指标,抗氧化指标,指标变化,治疗总有效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原水,ET,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可取,不良反应发生率
AB值:
0.1595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