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乡村旅游地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对亲旅游行为的影响——基于西递、宏村的案例研究
文献摘要:
乡村旅游地居民作为乡村旅游的直接利益群体,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追求和归宿.文章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将居民获得感分为物质层面的经济获得感和民生获得感、精神层面的自我实现获得感和政治获得感,并运用AMOS 24.0构建"居民获得感-主观幸福感-亲旅游行为"模型,实证探讨其内在联系和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发展切实让居民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居民的获得感均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经济获得感和民生获得感对亲旅游行为产生正向影响;自我实现获得感和政治获得感对亲旅游行为没有正向影响;主观幸福感起部分中介作用.
文献关键词:
乡村旅游;居民获得感;主观幸福感;亲旅游行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东和;郭梦莹
作者机构:
安徽大学 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东和;郭梦莹-.乡村旅游地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对亲旅游行为的影响——基于西递、宏村的案例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50-59
A类:
亲旅游行为
B类:
乡村旅游地,旅游地居民,居民获得感,西递,宏村,利益群体,乡村旅游发展,归宿,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表征理论,物质层,经济获得感,民生获得感,精神层面,自我实现,AMOS,主观幸福感,民有,部分中介作用
AB值:
0.2089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