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喇叭的"回归":广播大喇叭与乡村治理耦合性分析——基于乡村疫情防控观察
文献摘要:
作为广播媒介的大喇叭,在此次乡村疫情联防联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退隐乡村空间多年的大喇叭媒介再次回归,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工具.大喇叭这一媒介形式在我国乡村社会空间中经历了繁荣—衰落—回归的历程,并且直到21世纪,大喇叭才真正拥有了乡村治理的功能.随着乡村社会趋向"空心化",大喇叭逐渐承担起信息解释和政策下沉的作用,同时在播送内容上也拥有了更为制度化的安排,另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赋予了大喇叭新的生机.大喇叭在基层治理中传递信息、提供服务的同时,还帮助规范的基层治理部门塑造了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其二次补强效应又进一步深化了乡村治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乡村空间"空心化"所遗留下的信息混乱等问题.大喇叭通过参与乡村公共空间的重建,为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提供了互通性作用,促使形成了自我监督的"微自治"模式,也强化了乡民自治的主体性意识.
文献关键词:
大喇叭;乡村社会空间;乡村治理;疫情防控;广播媒介;基层;自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瀚婕
作者机构: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文学与社会科学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瀚婕-.喇叭的"回归":广播大喇叭与乡村治理耦合性分析——基于乡村疫情防控观察)[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6):92-102
A类:
B类:
大喇叭,乡村治理,耦合性分析,广播媒介,联防联控,退隐,乡村空间,乡村社会空间,衰落,空心化,担起,播送,新媒体技术,基层治理,传递信息,权威性,公信力,补强,强效,遗留下,乡村公共空间,社会秩序,互通性,自我监督,乡民自治,主体性意识
AB值:
0.2765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