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探讨胃肠超声造影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诊断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超声造影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20年3月-2022年3月将30例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纳入研究A组,将同一时间段30例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纳入研究B组,两组均接受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并将两组检查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以明确其应用价值.结果:饮入造影剂5、10、20、30min后B组受检者胃窦收缩幅度分别为(0.75±0.07)%、(0.74±0.05)%、(0.72±0.04)%、(0.67±0.09)%,胃排空率分别为(6.40±1.76)%、(10.20±1.44)%、(27.50±2.32)%、(30.73±2.97)%,胃窦收缩频率分别为(3.62±1.66)次/min、(3.68±1.42)次/min、(3.85±1.43)次/min、(4.05±1.74)次/min,胃动力指数分别为(2.71±1.27)次/min、(2.98±1.18)次/min、(2.72±1.34)次/min、(2.70±1.32)次/min,均较A组胃窦收缩幅度(0.82±0.04)%、(0.82±0.05)%、(0.82±0.04)%、(0.81±0.06)%,胃排空率(11.21±1.78)%、(23.38±1.91)%、(34.17±2.79)%、(48.36±3.64)%,胃窦收缩频率(4.55±1.51)次/min、(4.85±1.86)次/min、(4.93±1.76)次/min、(5.23±1.67)次/min,胃动力指数(3.46±1.49)次/min、(4.11±1.21)次/min、(3.68±1.71)次/min、(4.07±1.79)次/min指标水平更低,且组间差异较大,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超声造影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可明确患者胃窦收缩幅度、胃窦收缩频率胃动力指数及胃排空率,进而为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指明方向.
文献关键词:
胃肠超声造影;功能性消化不良;造影剂;诊断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罗博哲;洪润生;陈俐莹
作者机构:
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 广东潮州 52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罗博哲;洪润生;陈俐莹-.探讨胃肠超声造影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诊断价值)[J].特别健康,2022(15):27-28
A类:
B类:
胃肠超声造影,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价值,我院,行健,健康体检,健康者,同一时间,超声造影检查,造影剂,30min,受检者,胃窦,收缩幅度,胃排空率,胃动力,早发现,早诊断,指明方向
AB值:
0.1758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