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论秦汉时期屋室建筑的文化内涵
文献摘要:
先秦时期,屋室建筑只是时人安身立命之所,除其外观可直观显现居住者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外,并没有夹杂过多的文化内涵.而自秦汉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将文化内涵赋予屋室建筑,这些文化内涵包括风俗习惯、制度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因素.随着汉王朝与边地族群交往的日益密切,原属于汉王朝的屋室建筑文化也逐渐地开始向外传播.一方面,边地族群因向往中原地区的屋室建筑文化从而主动向中原地区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边地族群出于对中原地区屋室建筑文化实用性的考虑,逐步模仿并应用相关文化.中原地区在对边地族群进行历史书写时,屋室建筑文化还可以被作为判断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准.
文献关键词:
宫室;房屋;吉凶;厌胜;范晔
作者姓名:
王丁诺;崔建华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引用格式:
[1]王丁诺;崔建华-.论秦汉时期屋室建筑的文化内涵)[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22-29
A类:
B类:
秦汉时期,先秦时期,时人,安身立命,其外,现居,居住者,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夹杂,经济与文化,风俗习惯,制度规范,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汉王,王朝,族群交往,原属,建筑文化,渐地,外传,中原地区,历史书写,文明发展,发展程度,宫室,吉凶,厌胜,范晔
AB值:
0.4034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