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喀斯特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土壤质量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滇东南喀斯特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质量,以期为石漠化治理和植被生态恢复提供依据.[方法]以云南省建水县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为研究对象,基于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最小数据集,利用全量及最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p<0.05),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密度除外);车桑子灌木林有机碳、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恢复措施;云南松针叶林总孔隙度及速效钾含量低于其他恢复措施.(2)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最小数据集适合作为喀斯特区最小数据集提取方法;最小数据集由有机碳、全氮、氨态氮、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全镁组成.(3)5种恢复措施土壤质量排序为:马尾松针叶林>车桑子灌木林>天然次生林>直杆蓝桉阔叶林>云南松针叶林.[结论]喀斯特区进行人工林恢复时可优先选择马尾松针叶林进行种植.
文献关键词:
喀斯特;植被恢复;土壤质量;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最小数据集
作者姓名:
董茜;王根柱;庞丹波;董亮;张梅;刘玉国;万龙;周金星
作者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北京林业大学云南建水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北京 100083;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 银川 750021;云南省建水县林业和草原科技推广站,云南 建水 6543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北京 10009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董茜;王根柱;庞丹波;董亮;张梅;刘玉国;万龙;周金星-.喀斯特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土壤质量评价)[J].林业科学研究,2022(03):169-178
A类:
B类:
喀斯特区,植被恢复措施,土壤质量评价,滇东南,石漠化治理,植被生态恢复,建水县,施为,最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土壤理化性质,土层深度,土壤密度,除外,灌木林,有机碳,速效钾,钾含量,云南松,松针,针叶林,总孔隙度,全氮,氨态氮,毛管,管孔,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直杆,蓝桉,阔叶林,人工林,优先选择
AB值:
0.2379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