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老舍《秦氏三兄弟》《茶馆》中京旗文化与现代史思想的认知转换
文献摘要:
老舍在世时未公开发表的《秦氏三兄弟》是他在当代文学阶段创作中最能体现思想深度和广度的一部作品.从写作目的而论,此剧本系处于北京高层政治圈内的老舍为了歌颂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而写,老舍思想在具体的政治活动中怎样地受到时事政治的影响,需要从《秦氏三兄弟》中去琢磨.就戏剧的题材而论,该戏剧以百日维新、民国初年南北谈判、1927年国共合作分裂、1948年"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示威游行运动为题材,对四个历史节点的选择与思辨,透视出老舍对晚清到新中国成立之间的这段现代史的思想认知.就写作成果而言,以思想认知为核心的《秦氏三兄弟》一直未能得到高度的评价,但由其第一幕第二节孕育出来的以文化反思为核心的《茶馆》却成为了大家公认的"中国话剧的不世之作"①.由此,对老舍的认知和评价的天平,又一次倾向于文化反思而不是思想认知.
文献关键词:
老舍;《秦氏三兄弟》;《茶馆》;京旗文化;文学思想史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晓河
作者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晓河-.老舍《秦氏三兄弟》《茶馆》中京旗文化与现代史思想的认知转换)[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1-10
A类:
京旗文化
B类:
老舍,秦氏,兄弟,茶馆,中京,现代史,认知转换,未公开,当代文学,最能体现,思想深度,写作目的,而论,此剧,剧本,本系,圈内,歌颂,第一部,宪法,样地,时事政治,政治的,琢磨,戏剧,百日维新,民国初年,谈判,国共合作,饥饿,迫害,示威游行,行运,为题,晚清,这段,思想认知,第一幕,第二节,孕育出,文化反思,中国话剧,天平,文学思想史
AB值:
0.4387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