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岗南-黄壁庄水库分区污染贡献率分析
文献摘要:
开展岗南-黄壁庄水库产汇区面源污染分区贡献率计算与分析,为具有复杂干支流特征的串联水库产汇区面源污染防治及消减提供参考.采用输出系数法与浓度传递系数矩阵相结合的方法,在子流域划分的基础上,计算各子流域面源污染对入库污染负荷贡献率,并分析入库污染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对岗南水库入库CODCr和氨氮贡献率最大的是滹沱河干流入境水,为89.56%和76.31%;对黄壁庄水库入库CODCr和氨氮贡献率最大的是岗南水库下泄水和绵河、甘陶河入境水,二者合计贡献率占74.26%和66.58%,即上游山西来水对岗南-黄壁庄水库入库污染负荷的贡献最大.河北省境内各子流域对岗南水库贡献率均较小,大多在1%左右,郭苏河、险溢河相对较高也不超过4%;黄壁庄水库以冶河井陉-平山汇水区、南甸河和滹沱河干流岗南-黄壁庄水库区间最大,这3个子流域对入库CODCr和氨氮贡献率分别为7.12%和9.51%、4.69%和6.29%、3.53%和4.78%,应将这些区域作为岗南-黄壁庄水库产汇区面源污染优先控制区域,并将农田径流作为优先控制污染源.
文献关键词:
输出系数法;浓度传递系数矩阵;岗南-黄壁庄水库;面源污染;分区贡献率;串联水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聂睿;李国强;诸葛亦斯;余晓;李双双;石浩洋
作者机构: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北京 10003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聂睿;李国强;诸葛亦斯;余晓;李双双;石浩洋-.岗南-黄壁庄水库分区污染贡献率分析)[J].水生态学杂志,2022(04):71-77
A类:
分区贡献率,串联水库,浓度传递系数矩阵
B类:
岗南,黄壁庄水库,污染贡献率,计算与分析,干支流,污染防治,消减,输出系数法,子流域划分,入库,污染负荷,空间格局,CODCr,氨氮,滹沱河,干流,入境,下泄,泄水,绵河,游山,西来,苏河,井陉,平山,山汇,汇水区,库区,面源污染优先控制区,控制区域,田径,径流,污染源
AB值:
0.2307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