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白洋淀水质改善方案优化及实施效果研究
文献摘要:
模拟与分析白洋淀试点区域水质改善工程前后的水质变化情况,探索水质改善效果,为白洋淀水质改善提供思路与经验.基于实测地形、气象数据、水质监测数据、现状污染源、大气沉降、风扰底泥释放等数据资料,运用MIKE软件构建了白洋淀二维水动力和水质数学模型,选取现状水量未清淤(方案一)、增加补水流量1.5倍+未清淤(方案二)、增加补水流量2.0倍+清淤0.1 m(方案三)、增加补水流量2.0倍+清淤0.2 m(方案四)4种优化方案,模拟了典型时刻下白洋淀区域内的流场分布形态和主要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结果表明:白洋淀淀区内水体流动速度普遍较小,在增大补水流量和清淤的情况下,流场的改变集中于入淀河流的下游,几乎不改变主淀中的流场分布.随着清淤深度的增大,底泥的污染物释放作用进一步削弱,但削弱的幅度较小.由此确定对白洋淀底泥厚度较大、水质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开展清淤工作,建议清淤厚度0.2 m左右.在清淤的基础上,对淀区进行合理补水,入口河流选用常年水质较好的河段,建议补水体积不超过现状补水方案的2倍.
文献关键词:
生态补水;清淤;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白洋淀
作者姓名:
陈平;傅长锋;及晓光;康国强
作者机构: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2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平;傅长锋;及晓光;康国强-.白洋淀水质改善方案优化及实施效果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22(01):48-55
A类:
清淤厚度
B类:
白洋淀,水质改善,改善方案,方案优化,模拟与分析,试点区,水质变化,测地,气象数据,水质监测,污染源,大气沉降,风扰,底泥,数据资料,MIKE,软件构建,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取现,加补,水流量,刻下,淀区,流场分布,分布形态,主要污染物,污染物迁移扩散,迁移扩散规律,水体流动,流动速度,清淤深度,污染物释放,水质污染,常年,水质较好,河段,补水方案,生态补水
AB值:
0.328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