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子宫内膜癌聚ADP核糖聚合酶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转移的关系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预后作用,并利用体外方法研究了PARP-1对EC细胞中生物行为和相关信号通路及机制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2016年本院采集石蜡包埋组织标本135份,包括75例EC、24例不典型增生和36例正常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化检测PARP-1在EC组织中的表达.体外实验中,构建PARP-1敲低的EC细胞模型.分别采用MTT和Transwell法测定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记物和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PARP-1在EC组的阳性表达率92%(69/75)显著高于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70.83%(14/24)和正常子宫内膜组50%(18/36),并且PARP-1高表达与晚期、分化差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ARP-1高表达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49.4个月,明显低于PARP-1低表达组的59.4个月.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PARP-1高表达是E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Ishikawa细胞中抑制PARP-1表达后增殖能力降低,并且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显著抑制.此外,下调PARP-1表达可以抑制EC细胞中的EMT过程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结论:PARP-1在EC的发生、发展和恶性行为中起重要作用,并且较高的PARP-1表达与E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文献关键词:
聚ADP核糖聚合酶1;子宫内膜癌;上皮间充质转化;侵袭转移;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牛玉峰;武双星;杜萌;韩笑;刘玲玲
作者机构:
淮安市淮安医院检验科;淮安市淮安医院病理科;淮安市淮安医院妇产科,淮安 223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牛玉峰;武双星;杜萌;韩笑;刘玲玲-.子宫内膜癌聚ADP核糖聚合酶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转移的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6):37-43
A类:
B类:
子宫内膜癌,ADP,核糖,PARP,EC,预后作用,外方,生物行为,本院,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不典型增生,免疫组化检测,体外实验,敲低,细胞模型,MTT,Transwell,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western,blotting,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记物,PI3K,AKT,通路蛋白,阳性表达率,非典型增生,生子,淋巴结转移,生存时间,低表达,多变量,Cox,Ishikawa,侵袭能力,性行为,不良预后,侵袭转移
AB值:
0.29856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