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超声评价围产期妇女腹壁肌群动态变化的临床价值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评价围产期妇女腹壁肌群动态变化的临床价值及影像学特点.方法:2019年1月~2020年4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围产期妇女280例,回顾性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时间点其双侧腹内斜肌(IO)、腹外斜肌(EO)、腹横肌(TrA)的厚度、上腹直肌(URA)厚度、下腹直肌(LRA)厚度、腹直肌内缘的距离.结果:孕39~40周、产后8周、产后半年、产后1年双侧IO、EO、TrA、URA、LRA的厚度呈上升趋势,产后1年之外均低于孕龄≤17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孕39~40周、产后8周、产后半年、产后1年双侧腹直肌内缘的距离呈降低趋势,但均高于孕龄≤17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孕39~40周、产后8周、产后半年、产后1年腹直肌分离、腹壁肌肉损伤、筋膜缺损、腱划交界处损伤比例呈降低趋势,但均高于孕龄≤17周,产后8周与产后半年、产后半年与产后1年腹壁肌肉损伤、腹壁肌群筋膜缺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8周、产后半年以及产后1年腱划交界处损伤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可有效评价围产期妇女腹壁肌群变化,并为产妇产后的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时机选择等提供客观量化依据.
文献关键词:
产妇;围产期;腹壁肌群;动态变化;超声
作者姓名:
刘洪;王大莲;李嘉舟;孙露;蒋丽娜;郑东
作者机构: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医学科,达州 635000
引用格式:
[1]刘洪;王大莲;李嘉舟;孙露;蒋丽娜;郑东-.超声评价围产期妇女腹壁肌群动态变化的临床价值及影像学特点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3):126-130
A类:
腹壁肌群,TrA
B类:
围产期,临床价值,影像学特点,特点分析,达州市,中西医结合,不同时间点,侧腹,腹内,内斜,IO,EO,腹横肌,上腹,URA,下腹,LRA,内缘,后半,孕龄,腹直肌分离,肌肉损伤,筋膜,交界处,损伤比,有效评价,产妇,妇产,康复治疗,治疗时机,时机选择
AB值:
0.2374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