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距离和视角对红外热像法测温影响与修正
文献摘要:
红外热像仪与被测建筑表面的距离及相对视角会影响测温准确度,对此开展研究并提出了修正方法.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寒地楼内墙表面为测试对象,在红外热像仪分别距墙体表面1.0~7.0 m和30°~90°视角下,测试了28组工况下的墙体表面温度,同时利用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对测试期间的墙体表面温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红外热像仪测温值与距离、视角存在较强的非线性关系;以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值为基准,红外热像仪测温值随着距墙体变远、测温视角变小而逐渐降低;在不同视角下,距墙体表面1.0 m处的平均误差最小,为0.22℃,7.0 m处的平均误差最大,为1.16℃;在不同距离下,红外热像仪在墙体表面垂直方向(90°)位置处的测温平均误差最小,为0.44℃,与墙面夹角30°处的测温平均误差最大,为0.87℃;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了以红外热像仪测温值、视角和测温距离为输入量,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值为输出量的测温修正模型.经过修正后,红外热像仪测温与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的误差减小至0.01℃,提高了墙体表面测温精度,对精准识别墙体热工性能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红外热像仪;测温距离;测温视角;温度修正;BP神经网络
作者姓名:
张东杰;展长虹;陈琳;李光皓
作者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学院 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 150001;烟台大学 建筑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引用格式:
[1]张东杰;展长虹;陈琳;李光皓-.距离和视角对红外热像法测温影响与修正)[J].建筑节能(中英文),2022(09):2-8
A类:
测温视角,测温距离
B类:
红外热像法,红外热像仪,对视,测温准确度,修正方法,哈尔滨工业大学,寒地,楼内,内墙,墙体,组工,表面温度,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试期,非线性关系,不同视角,平均误差,不同距离,垂直方向,墙面,夹角,输入量,输出量,修正模型,测温精度,精准识别,体热,热工性能,温度修正
AB值:
0.2077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