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建筑围护结构内部防潮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文献摘要:
湿是影响建筑围护结构性能和耐久性的决定性因素,围护结构中95%的问题和水分相关.目前我国围护结构防潮设计的理论主要以采暖季一维稳态计算为主,适用范围和精确性有限.由于我国地域广泛,气候特征多样,建筑围护结构类型种类繁多,围护结构在湿热作用下的含湿量,会引发性能变化,甚至对使用者健康存在影响,所以,需要有更接近实际的方法进行计算分析,以正确指导材料、系统的选择和使用.随着计算能力的进步,热工领域防潮的研究和实践的开展,基于全年时间维度的计算含湿量和动态湿热计算与分析方法,其结果相对而言更接近实际,对于材料的选用、围护结构设计的指导性更好,同时,防潮设计的基础性理论和标准更新已具备一定的基础.
文献关键词:
围护结构;湿热分析;防潮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洪涛;刘晓辉;霍倩男;周辉
作者机构: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1300;中信泰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 20013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洪涛;刘晓辉;霍倩男;周辉-.建筑围护结构内部防潮计算方法对比研究)[J].建筑节能(中英文),2022(08):136-141
A类:
防潮设计,湿热分析
B类:
建筑围护结构,方法对比,结构性能,耐久性,采暖季,维稳,精确性,气候特征,结构类型,湿热作用,含湿量,性能变化,计算能力,热工,时间维度,热计算,计算与分析,相对而言,围护结构设计,基础性理论,标准更新
AB值:
0.253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