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超声造影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析超声造影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8月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30例手术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所有患儿均采取超声造影检查与X线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诊断准确率方面,X线检查准确率66.67%(20/30,漏诊10例,其中8例是超短段型,另2例为升结肠局灶型),超声造影检查准确率93.33%(28/30,漏诊2例为升结肠局灶型),超声造影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典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根据巨结肠长短和位置,表现为近端扩张长度不同程度的粪石、气粪混杂强回声,后壁衰减显著,先天性巨结肠,扩张肠管管径在0.3~2.0 cm,随着管径的减小,肠段走形表现为僵硬,蠕动延缓.采用超声造影检查,能够将全结肠痉挛狭窄程度、近端扩张状况、肠壁增厚程度、肠壁蠕动情况等显示出来.结论 超声造影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能够将患儿疾病程度清楚的反映出来,同时可以为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文献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儿童;超声造影
作者姓名:
彭彩霞;李育婵;蒋双兰;余凤;邓颖华
作者机构:
523326 广东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超声科
引用格式:
[1]彭彩霞;李育婵;蒋双兰;余凤;邓颖华-.超声造影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22(05):278-280
A类:
B类: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价值,价值研究,东莞市,第八人,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准确率,检查准确率,漏诊,超短,短段型,升结肠,肠长,近端,粪石,回声,后壁,肠管,管管,管径,肠段,走形,僵硬,蠕动,肠痉挛,狭窄程度,肠壁增厚,疾病程度,疾病治疗
AB值:
0.2477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