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我国宪法文本之"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述嬗变及内在逻辑——以五次宪法修正案为例
文献摘要: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致力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并注重将"中国式现代化"适时引入宪法文本,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明确其重要地位.宪法文本载明的宪法规范是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既体现国家意志,又对其他法律起到示范作用.自1982年我国现行宪法制定以来,一共进行过五次修改,形成了五个宪法修正案,其中每个宪法修正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述均有所调整,主要体现在内涵扩充、逻辑调整、语词增删、领域增加等方面,这种表述嬗变深刻体现了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的统一、直接表述修改和间接表述修改的统一、宪法规范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蕴含了社会主义宪法是充分反映人民意志的好宪法的理论逻辑、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同向同行的实践逻辑.在宪法修改过程中对宪法文本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述进行调整,既有助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也有助于保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文献关键词:
宪法;中国式现代化;依法治国
作者姓名:
李芳;王丹竹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引用格式:
[1]李芳;王丹竹-.我国宪法文本之"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述嬗变及内在逻辑——以五次宪法修正案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27-40
A类:
B类:
宪法文本,五次,修正案,自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根本法,法的形式,载明,宪法规范,宪法效力,法律规范,国家意志,示范作用,现行宪法,一共,语词,增删,加等,变深,党的主张,继承性,充分反映,人民意志,法的理论逻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向同行,实践逻辑,宪法修改,改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轨道,权威性,依法治国
AB值:
0.3166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