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墨海书馆译者身份认同研究
文献摘要:
19世纪中期墨海书馆内以王韬、李善兰、管小异等为代表的华人译者与西方传教士一起,翻译出版了大量的西方宗教及科学书籍,对中西文化交流及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译学界对他们译者身份研究较少.墨海书馆的成立为传统文人转换为近代译者提供了历史契机:科举落第、时代动荡、生活所迫,他们从传统文人转换为近代译者,当时社会根深蒂固的华尊夷卑思想,使得他们无法认同自己的译者身份,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作为译者的翻译选材及翻译策略.文章从身份认同视角,整合了时代、译者、身份和文本几大因素,结合文本内外因素,考察墨海书馆译者身份认同,为译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文献关键词:
墨海书馆;译者身份认同;翻译选材;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轩慧芳;郑元会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昌吉学院 外语系,新疆 昌吉 831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轩慧芳;郑元会-.墨海书馆译者身份认同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4):84-91
A类:
墨海书,墨海书馆,译者身份认同,李善兰
B类:
认同研究,馆内,王韬,小异,西方传教士,翻译出版,书籍,中西文化交流,中国科技发展,译学,立为,科举,落第,动荡,所迫,根深蒂固,翻译选材,翻译策略,认同视,几大,内外因素
AB值:
0.2202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