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短线交易条款的功能定位与适用规则重构
文献摘要:
短线交易条款机械化的运作特征使其成了证券法中的一条"另类规则",也引发了理论和实务界关于其存废和适用问题的争议,而解决之道在于对其功能定位进行理论革新.传统的观点仅认为短线交易条款实际具有"三位一体"的多重制度功能,不但在打击内幕交易方面仍有现实价值,而且还能起到反操纵和改进公司治理的效果.我国应当在充分认识其制度功能的基础上,探寻更合理的适用方法.美国法院在其判例中发展出了短线交易条款适用的实际方法,确立了以交易类型区分为基础的分析路径,但这种做法缺乏现实基础,并非理想的选项.在"三位一体"的功能定位下,我国应当以公司内部人的主体认定为核心问题,以规制内部人对公司事务的控制权为关注重点,重构短线交易条款的适用规则.
文献关键词:
短线交易;内幕交易;公司治理;股份转让限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有星;周冰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有星;周冰-.短线交易条款的功能定位与适用规则重构)[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02):134-150
A类:
股份转让限制
B类:
短线交易,适用规则,规则重构,运作特征,证券法,另类,存废,适用问题,解决之道,款实,制度功能,内幕交易,现实价值,操纵,公司治理,当在,更合,适用方法,美国法院,判例,交易类型,类型区分,分析路径,现实基础,选项,内部人,控制权,关注重点
AB值:
0.3445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