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构建社会安全的空间基础:基于城市街区更新的空间生产分析
文献摘要:
街区制的推行虽然有利于解决封闭小区引起的诸多空间失序问题,但也带来了空间安全困境、空间管理困境和社区认同困境,对城市社会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如何构建社会安全的空间基础成为街区制能否持续有效推进的关键所在.观察上海市A街道街区制实践的案例,发现:公共空间的空间布局直接影响到街区空间安全性;以党建机制实现国家权力介入的空间表象,借助政治吸纳,构建多元共治的街区治理结构,实现街区资源整合和治理联动,有利于锻造街区安全力;以自治项目的开发运作,促进街区社会关系的重构和公共性生产,助推街区生活共同体的构建,能够提升居民安全感.总的来说,街区制实践通过物理空间的重组、治理结构的重构和公共价值的重塑及其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社会安全的空间基础,实现了街区发展与安全的统筹兼顾.
文献关键词:
社会安全;社区安全;空间生产;街区治理;开放街区
作者姓名:
彭勃;杜力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030
引用格式:
[1]彭勃;杜力-.构建社会安全的空间基础:基于城市街区更新的空间生产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21-35
A类:
自治项目
B类:
社会安全,空间基础,城市街区,街区更新,空间生产,街区制,封闭小区,多空间,空间失序,安全困境,空间管理,管理困境,社区认同,认同困境,城市社会,有效推进,公共空间,街区空间,空间安全性,党建机制,国家权力,表象,政治吸纳,构建多元,多元共治,街区治理,治理结构,锻造,发运,公共性,生活共同体,民安,安全感,总的来说,物理空间,公共价值,街区发展,发展与安全,统筹兼顾,社区安全,开放街区
AB值:
0.4560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