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社会建设话语体系建构——以民生和治理为两翼
文献摘要:
西方学界形成了一整套多视角的社会建设话语体系,如结构视角、政策视角、价值视角等.由于它们缺少对中国国情复杂性的体验、对中西话语内涵差异性的认知和对中国社会建设的连续性观察,并不能为中国社会建设实践提供指引.将中国历史传统资源和当今社会建设实践相比对,可以发现"民生"和"治理"如同两条红线贯穿始终.它们作为中国社会建设话语体系的"两翼",分别揭示了社会建设的目标和工具.在"温饱-小康-富裕"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生和治理演化、互动,先后形成温饱目标下经济民生工具为主导、小康社会目标下共建共治共享为主导、共同富裕目标下现代国家治理为主导等三个组合形态,从而形塑出中国社会建设话语体系的结构.民生价值指向共同富裕,治理工具指向共同体建设,二者殊途同归,都通往"大同"社会.贯穿中国历史两千多年的"小康"和"大同"思想,仍然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文献关键词:
社会建设;话语体系;民生;治理;小康;大同
作者姓名:
童星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童星-.中国社会建设话语体系建构——以民生和治理为两翼)[J].社会保障评论,2022(02):3-15
A类:
B类:
社会建设,话语体系建构,两翼,一整套,多视角,结构视角,政策视角,价值视角,中国国情,话语内涵,连续性观察,中国历史,历史传统,传统资源,当今社会,如同,红线,温饱,中国现代化,经济民生,社会目标,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目标,现代国家治理,形塑,价值指向,治理工具,共同体建设,殊途同归,通往,大同,两千多年,当代价值,世界意义
AB值:
0.3633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