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用聚吡咯改性电解锰渣去除废水中的六价铬
文献摘要:
研究了用聚吡咯(PPY)改性电解锰渣(EM R)制备吸附材料EM R-PPY并用以从废水中吸附去除Cr(Ⅵ),考察了吸附时间、初始Cr(Ⅵ)质量浓度、吸附剂加入量、溶液pH对EMR-PPY吸附去除Cr(Ⅵ)的影响,探讨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在废水pH=2.0、EMR-PPY加入量1 g/L、初始Cr(Ⅵ)质量浓度150 mg/L条件下,Cr(Ⅵ)去除率达99.6%;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平衡状态下,理论最大吸附量为269 mg/g;吸附机制主要包括Cr2 O2-7与N+之间的静电作用、对Cr(Ⅵ)的还原作用、Cr2 O2-7与Cl-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3次循环再生后,EMR-PPY对Cr(Ⅵ)的吸附量仍保持在100 mg/g以上,仍可继续使用.
文献关键词:
电解锰渣;聚吡咯;改性;废水;Cr(Ⅵ);吸附;去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邵黎;杨秀端;魏华;马梦雨;刘衍昌;李佳
作者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邵黎;杨秀端;魏华;马梦雨;刘衍昌;李佳-.用聚吡咯改性电解锰渣去除废水中的六价铬)[J].湿法冶金,2022(01):47-55
A类:
B类:
聚吡咯,电解锰渣,六价铬,PPY,吸附材料,吸附去除,吸附时间,吸附剂,EMR,去除率,准二级动力学,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平衡状态,吸附量,吸附机制,Cr2,O2,N+,静电作用,还原作用,Cl,离子交换,交换作用,循环再生
AB值:
0.29376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