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重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未来社会观的构建——青年马克思未来社会观"不成熟"质疑
文献摘要:
关于马克思早期著作的未来社会观,以往我国学界的主流解读方式是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关于"人的本质的重新占有""人与自然和社会的矛盾的解决""历史之谜的解答"作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这种解读方式过于简单和狭窄,无法全面展现青年马克思未来社会观的思想体系和丰富内容.实际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马克思未来社会理论的构建有重大功绩.在这部被严重低估的早期著作中,马克思不仅揭示了未来社会的生成路径,即未来社会实现的必然性、物质前提、革命力量以及实现途径,还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未来社会的丰富特征,包括未来社会的所有制,未来社会成员的精神风貌、需要和人际关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明的共产主义思想是费尔巴哈旧术语外观下的新的未来社会观,囊括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观的主要思想和核心观点,印证了马克思在后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
文献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理论体系;未来社会观;科学社会主义
作者姓名:
杨雨帆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
引用格式:
[1]杨雨帆-.重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未来社会观的构建——青年马克思未来社会观"不成熟"质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9-16
A类:
未来社会观
B类:
手稿,青年马克思,人的本质,之谜,解答,思想体系,丰富内容,社会理论,功绩,低估,生成路径,必然性,革命力量,实现途径,所有制,精神风貌,人际关系,共产主义思想,费尔巴哈,囊括,核心观点,科学社会主义
AB值:
0.2122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