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中国特色剖析
文献摘要:
从学术观点、规范分析以及实践声音三个方面探析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中国定位与特征问题,可为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有效践行与未来发展提供统一性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分别从合意模式与诉讼分流模式、平等武装与职权主导诉讼构造、协商裁量与法定原则、认罪为主与真实发现、有效辩护与自愿性保障以及诉讼效率与司法公正的六对理论学说的对立性分析与研判,提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是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的程序分流机制.应该遵循法定主义原则而不是裁量适用原则,仍应追求实质真实目的而不是围绕供述的追诉机制,不是推行有效辩护的主要动力,而是确保"自愿性"的保障制度,不是可随意反悔的程序自由主义,而是严守规则的程序规则主义等中国特色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文献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国特色;合意;自愿性;有效辩护;反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吕泽华;刘荣
作者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 法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吕泽华;刘荣-.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中国特色剖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2):89-100
A类:
B类: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学术观点,规范分析,国定,特征问题,统一性,实践指导,合意,分流模,流模式,平等武装,职权,诉讼构造,裁量,有效辩护,自愿性,诉讼效率,司法公正,理论学说,对立性,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循法,法定主义,义原,适用原则,求实,实质真实,供述,追诉机制,保障制度,可随,反悔,自由主义,严守,守规,程序规则,规则主义
AB值:
0.3542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