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结构与功能脆弱性的黄石市生态脆弱度评价
文献摘要: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后往往出现较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因此在该类型地区开展生态脆弱度评价具有积极意义.该文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GIS)技术,从生态结构性脆弱与生态功能性脆弱两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构建了黄石市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模型,并采用自然打断法开展脆弱度的等级划分和评价.结果表明:1)2009-2019年黄石市各景观类型指数变化明显,建设用地和林地优势度增加;耕地破碎度大幅增加而优势度减小;居民用地破碎度大幅减小而优势度减小;废弃工矿用地面积减少,破碎度和优势度减小.2)黄石市2009-2019年生态脆弱指数平均值为0.258±0.063,整体处于轻度脆弱且空间分异明显,北部和中部地区脆弱度高,主要为高程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区、林区以及海拔较低的磁湖、大冶湖等水域;南部地区脆弱度低.3)黄石市生态脆弱度高的区域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生态脆弱度高的区域面积为99 053.51 hm2,较2009年下降了 4.69%;10年间由高等级脆弱向低等级脆弱转移的总面积为51 109 hm2,占总面积的70.08%,其中面积变化最大的是由中度脆弱向轻度脆弱转移24 720.48 hm2,主要集中在大冶市矿产资源开采区和水文旅游资源开发区的交界处,矿山治理和水体生态修复成效初显;黄石市市域内区域生态脆弱现状依然严峻,尤其市内三个区仍有超过60%的地区处于强度脆弱等级以上,还需持续不断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彻底实现城市成功转型发展.
文献关键词:
结构性脆弱;景观生态脆弱度;GIS;RS;黄石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瞿博伟;吴乐知
作者机构:
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湖北 黄石435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瞿博伟;吴乐知-.基于结构与功能脆弱性的黄石市生态脆弱度评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4):728-738
A类:
景观生态脆弱度
B类:
结构与功能,黄石市,资源枯竭型城市,人类活动,生态退化问题,RS,地理信息,生态结构,结构性脆弱,生态功能,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模型,打断,等级划分,景观类型,建设用地,林地,优势度,破碎度,工矿,矿用,空间分异,中部地区,林区,磁湖,大冶湖,水域,南部地区,区域面积,hm2,高等级,低等级,总面积,面积变化,大冶市,矿产资源开采,开采区,旅游资源开发,开发区,交界处,矿山治理,生态修复,市域,内区,区域生态,市内
AB值:
0.3215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