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旅游业驱动下的林区乡村地域景观演化与重构
文献摘要:
城市化快速发展产生的现代化驱动力与旅游业发展表征的流动性力量对林区乡村地域景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天柱山核心景区为案例地,重点研究受旅游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三个村落,通过借鉴国内外地域景观的概念及分类理论框架,构建多维度乡村地域景观分类指标体系,运用ArcGIS空间分析、质性研究等方法,剖析旅游业驱动下的林区乡村地域景观的演化特征,结论如下:1)天柱山核心景区土地利用类型产生较大变化,2000-2020年间,建设用地由零星点状集聚成片,且片状面积逐年递增.2)人工景观变迁以乡土建筑与聚落形态为主,呈现由分散向集聚变迁的态势,居民点多沿交通廊道呈带状分布,建筑风格承袭传统皖南流派.3)乡土文化、节庆活动、语言政策等非物质景观顺应文旅融合时代要求,经历了从破碎化、边缘化向旅游场域中心迈进的过程,居民身份认同与地方认同也因此得以提升.林区乡村地域景观是"三生"空间、农耕文明与村落文脉的承载,在林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研究提出保护乡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加强产业合作,彰显人文魅力;顺应时代要求,创新发展路径的林区乡村地域景观重构策略,以期为林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文献关键词:
旅游业;乡村地域景观;演化特征;重构策略;林区
作者姓名:
张春燕;资明贵;罗静;陈天宇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
引用格式:
[1]张春燕;资明贵;罗静;陈天宇-.旅游业驱动下的林区乡村地域景观演化与重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1):189-200
A类:
乡村地域景观
B类:
林区,区乡,景观演化,旅游业发展,天柱山,发展影响,村落,外地,分类理论,景观分类,分类指标体系,ArcGIS,空间分析,质性研究,演化特征,土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零星,星点,点状,成片,人工景观,景观变迁,乡土建筑,聚落形态,聚变,居民点,交通廊道,建筑风格,承袭,皖南,南流,流派,乡土文化,节庆活动,语言政策,文旅融合时代,时代要求,破碎化,边缘化,旅游场域,身份认同,地方认同,三生,农耕文明,文脉,乡村旅游业,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合作,顺应时代,创新发展路径,景观重构,重构策略
AB值:
0.3139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