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水岩作用对沈府君阙表层剥落影响机制分析
文献摘要:
水的长期作用是南方地区露天砂岩石质文物表层劣化的主因.该文以沈府君阙表层剥落为对象,通过病害特征和赋存水环境调查,结合新鲜岩样与表层剥落岩样微观结构、矿物成分、易溶盐等指标的对比分析,探讨了阙体水岩作用方式时空特征和表层剥落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表层剥落表现为壳状、片状和粉状,分布具有空间伴生性和时间连续性,该病害主要由阙体岩石表层在水或水汽运移直接驱动下发生成分改变和在含水率变化间接参与下产生结构破坏共同导致.各种剥落形式的区别在于岩石表层破坏方式不同,壳状剥落为表层内外两侧结构差异性破坏,片状和粉状剥落为表层结构密实度破坏,粉状剥落破坏程度更严重,主要体现在盐风化方面.根据阙体岩石表层劣化进程不同,阙身下部和阙楼表层剥落可分别概化为"阶段性"和"渐进性"2种模式.
文献关键词:
砂岩;劣化;水岩作用;表层剥落;沈府君阙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凡;姚雪;谢振斌
作者机构: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41;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凡;姚雪;谢振斌-.水岩作用对沈府君阙表层剥落影响机制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2):213-223
A类:
沈府君阙,表层剥落
B类:
水岩作用,机制分析,南方地区,露天,砂岩,石质文物,劣化,主因,病害特征,赋存,存水,环境调查,落岩,矿物成分,易溶盐,作用方式,时空特征,粉状,有空,伴生性,水汽运移,直接驱动,结构破坏,结构差异,表层结构,密实度,破坏程度,盐风化,身下,渐进性
AB值:
0.2984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