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TSI和TRAb在辅助诊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中的应用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免疫球蛋白(TSI)和促甲状腺素受体自身抗体(TRAb)在辅助诊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1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其中GD 126例(GD组)、其他甲状腺疾病393例(对照组).采用混合临床血清样本对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法检测TSI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TRAb的精密度和线性范围进行验证.分析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2种方法诊断GD的效能.结果 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法检测2个水平TSI的重复性分别为3.8%、3.5%,总精密度分别为4.1%、3.6%,线性范围为0.33~8.50 IU/L.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个水平TRAb的重复性分别为7.0%、1.7%,总精密度分别为7.8%、2.0%,线性范围为1.0~38.9 IU/L.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呈正相关(r=0.930,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2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3),总体一致性为91.5%.TSI检测结果和TRAb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的总体符合率分别为95.7%(497/519)、93.4%(485/519).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SI、TRAb诊断G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0.86,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7、2.5 IU/L,敏感性分别为93.7%、92.5%,特异性分别为85.1%、86.7%.结论 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法检测TSI具有可靠的分析性能,且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TRAb有良好的相关性.TSI定量检测有助于提高临床对GD的诊断效率.
文献关键词:
促甲状腺免疫球蛋白;促甲状腺素受体自身抗体;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尧;岑屹;张步月;吴文清;程伟;黄铭颖;刘爱平;关明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尧;岑屹;张步月;吴文清;程伟;黄铭颖;刘爱平;关明-.TSI和TRAb在辅助诊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2022(12):1178-1182
A类:
促甲状腺免疫球蛋白,促甲状腺素受体自身抗体
B类:
TSI,TRAb,辅助诊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甲状腺疾病,血清样本,双抗,夹心,化学发光法检测,电化学发光法,精密度,线性范围,受试者工作特征,IU,Kappa,符合率,最佳临界值,分析性能,定量检测,诊断效率
AB值:
0.1212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