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结核硬脂酸棒状杆菌毒力因子和耐药性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分离自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乳腺脓液样本的棒状杆菌的耐药性和毒力因子携带情况,为该菌所致感染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无菌条件下抽取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乳腺脓液样本,培养、分离菌落,行革兰染色镜检,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菌种.采用纸片扩散法和E-试验进行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菌株耐药基因和毒力因子携带情况.结果 MALDI-TOF MS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结核硬脂酸棒状杆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磷霉素耐药,对左氧氟沙星中介,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噻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敏感.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blaTEM、erm(X)、gyrA、gyrB、TlyA耐药基因和DtxR、RelA、TcrX、PhoP、SpaE、SpaF毒力因子.结论 肉芽肿性乳腺炎可由结核硬脂酸棒状杆菌感染引起,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可能对其治疗有效,致病机制可能与铁离子相关调控蛋白、(p)ppGpp合成相关蛋白、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菌毛组分蛋白有关.
文献关键词:
结核硬脂酸棒状杆菌;肉芽肿性乳腺炎;药物敏感性;耐药基因;毒力因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宋皓月;舒文
作者机构: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上海 2016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宋皓月;舒文-.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结核硬脂酸棒状杆菌毒力因子和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2022(11):1075-1078
A类:
结核硬脂酸棒状杆菌,TlyA,DtxR,TcrX,PhoP,SpaE,SpaF
B类:
肉芽肿性乳腺炎,毒力因子,耐药性分析,脓液,无菌,菌落,革兰染色,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菌种,用纸,纸片扩散法,常用抗菌药物,药物敏感性,敏感性检测,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耐药基因,分离菌株,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磷霉素,左氧氟沙星,内酰胺,酰胺类,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噻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blaTEM,erm,gyrA,gyrB,RelA,致病机制,铁离子,调控蛋白,ppGpp,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菌毛,组分蛋白
AB值:
0.2381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