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大气气溶胶富集系统探测黑碳与棕碳气溶胶及其光学特性研究
文献摘要:
作为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重要组分,黑碳(BC)与有机碳(OC)中的棕碳(BrC)对地球能量收支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是大气化学研究的难点,其中对BC、OC、BrC光学特性的准确探测至关重要.本文搭建了大气气溶胶浓缩富集器(VACES)与光学仪器联用系统,对上海市PM2.5样品中BC和BrC的光学特性进行了高精度观测,观测到2021年6月15日—7月15日(代表夏季)OC的浓度为(4.36±3.34)μg·m-3,BC的浓度为(1.29±0.75)μg·m-3,占PM2.5质量浓度的19.4%;2021年12月29日—2022年1月25日(代表冬季)OC的浓度为(3.07±2.46)μg·m-3,BC的浓度为(1.49±1.38)μg·m-3,占PM2.5的9.6%.尽管夏季OC和BC在PM2.5中占比高,但与PM2.5无相关性;而在冬季,OC和BC的浓度分布均与PM2.5存在正相关(R2>0.5).夏季BrC的吸光值为(4.78±3.51)Mm-1,占总吸光的15%左右;冬季BrC的吸光值为夏季的3倍,达到(13.03±15.46)Mm-1,吸光占比增加到21%.根据OC/BC的比值推测大气颗粒物中碳的主要来源为生物质燃烧、化石燃料燃烧和机动车尾气排放,而夏季生物质燃烧排放的占比较大.
文献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富集系统;黑碳;棕碳;光学性质;来源分析
作者姓名:
康慧慧;尚晓娜;张路明;陈建民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上海 200438;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8;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 201418;山东省泰安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泰安 271215
引用格式:
[1]康慧慧;尚晓娜;张路明;陈建民-.大气气溶胶富集系统探测黑碳与棕碳气溶胶及其光学特性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6):799-811
A类:
大气气溶胶富集系统,棕碳气溶胶,VACES
B类:
黑碳,光学特性,大气细颗粒物,PM2,BC,有机碳,OC,BrC,能量收支,大气化学,化学研究,光学仪器,仪器联用,联用系统,无相,浓度分布,吸光,Mm,大气颗粒物,中碳,生物质燃烧,化石燃料,燃料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燃烧排放,光学性质,来源分析
AB值:
0.235177
相似文献
大气环境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影响的研究进展
孙伟;胡晓东;胡耀豪;张国华;郭子雍;林菊英;黄金婷;蔡晓銮;戴建威;王新明;张小曳;毕新慧;钟南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粤港澳环境污染过程与控制联合实验室,广州510640;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联合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1436;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510120;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