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西北太平洋海域黑潮区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浓度及其组成特征
文献摘要:
由于传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如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的限制或禁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浓度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西北太平洋作为远离大陆的开放性海域,无明显的污染点源,其洋流在POPs的输送和扩散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研究采集西北太平洋黑潮区表层和次表层(2~5?m和150?m)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溶解态OCPs(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氯丹(CHLs))和PCBs的浓度及组成特征.结果显示,黑潮区表层水体中HCHs、DDTs、CHLs和PCB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30.7~68.8?pg/L、6.16~23.8?pg/L、1.07~5.75?pg/L和49.8~124?pg/L;次表层水体中分别为27.3~68.4?pg/L、7.06~14.1?pg/L、0.518~10.1?pg/L和34.1~68.4?pg/L.HCHs各异构体的比值特征表明该海域以林丹输入为主,而DDTs和CHLs的比值结果显示,该海域水体中滴滴涕和氯丹均主要是来自于历史残留.水体中PCBs主要以三氯联苯、四氯联苯为主,与东亚多氯联苯的历史使用情况吻合.黑潮水团体量巨大且内部分布均匀,对污染物的垂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即不同深度水体中OCPs、PCBs浓度及其组成相当;同时黑潮带来的高温、高营养盐水团对其海域生物体内污染物的富集形成潜在风险.
文献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西北太平洋;黑潮;水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良;贺静;林明兰;林田
作者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 2013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良;贺静;林明兰;林田-.西北太平洋海域黑潮区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浓度及其组成特征)[J].海洋学报(中文版),2022(08):1-10
A类:
CHLs
B类:
西北太平洋,海域,黑潮,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组成特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如有,OCPs,PCBs,禁用,环境介质,污染物浓度,点源,洋流,扩散过程,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表层水体,pg,异构体,比值特征,三氯,四氯,东亚,潮水,水团,垂直分布,不同深度,营养盐,生物体,内污染,潜在风险
AB值:
0.2578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