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的西北太平洋日本鲭渔场时空变动研究
文献摘要:
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是西北太平洋渔业捕捞的主要种类,了解其渔场变动对探究日本鲭种群分布、资源评估、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意义重大.为获知其渔场的时空变动特征,本研究根据中国2014-2019年西北太平洋公海灯光围网渔业统计资料,运用全局莫兰指数、局部热点分析、重心迁移轨迹模型和标准差椭圆模型对西北太平洋日本鲭渔场时空分布模式、特征和变动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日本鲭渔获量主要集中在39°~44°N,147°~155°E范围内,地理上分布不均;年间产量先增后降,年间CPUE逐年降低;月间产量先增后降,其中6-10月均维持在较高水平,CPUE逐月增加;捕捞网次核密度显示,核密度高值发生区域与产量高值具有高度一致性;(2)日本鲭年间、月间渔获量均存在空间自相关并呈现显著聚集分布模式,月间空间自相关性比年间强;(3)年间、月间日本鲭渔获量分布的热点区和冷点区均表现出一定空间集聚特征,但是不同年份、月份的热点区和冷点区的分布区域、面积均存在较大差异;(4)日本鲭渔场重心年间移动轨迹呈右转约90°的扁"W"形状,总体上往西北移动;月间变化显示,从4月份开始逐渐向东北移动,8月到达东北端后向西南折返;(5)日本鲭渔场年间、月间变动方向一致,呈西南-东北格局,且方向性、向心力均较强,日本鲭渔场具有较高的聚集性.该研究引进了空间自相关模型及相关地理空间分析方法,为探讨西北太平洋日本鲭渔场变动特征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文献关键词:
日本鲭;渔场变动;全局莫兰指数;热点分析;标准差椭圆;西北太平洋
作者姓名:
赵国庆;吴祖立;崔雪森;樊伟;石永闯;肖戈;唐峰华
作者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 200090
引用格式:
[1]赵国庆;吴祖立;崔雪森;樊伟;石永闯;肖戈;唐峰华-.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的西北太平洋日本鲭渔场时空变动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22(01):22-35
A类:
灯光围网渔业
B类:
相关模型,西北太平洋,日本鲭,Scomber,japonicus,渔业捕捞,主要种类,渔场变动,种群分布,资源评估,获知,变动特征,究根,公海,渔业统计,统计资料,全局莫兰指数,局部热点,热点分析,重心迁移,迁移轨迹,轨迹模型,标准差椭圆,椭圆模型,分布模式,变动趋势,渔获量,CPUE,月均,逐月,核密度,密度高,高度一致,聚集分布,空间自相关性,热点区,冷点,空间集聚特征,不同年份,分布区域,渔场重心,移动轨迹,右转,向东,北端,折返,方向性,向心力,聚集性,地理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方法
AB值:
0.3001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