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聚类的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模式及人群异质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606名冠心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聚类分析,旨在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模式及人群异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首钢医院血管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共60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人口学特征、用药情况、颈动脉超声、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血压及相关生化检查等资料。采用K-means方法对用药情况进行聚类,将冠心病人群分成新的类别,并比较不同类别中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血管功能以及血压现况。结果:606例冠心病患者被划分为5个类别,各类别分别为136、129、110、171和60人,对各类别的人口学特征及血管功能及血压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各类别间在年龄,并发症方面呈现出明显差异,其中类别3,即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类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年龄最小(66.5岁[SD=10.6]),冠心病患病年限最短(61.0岁[SD=11.7]),高血压患病率最小,其余合并症及并发症最少,心血管功能较好,且当前血压恢复情况较好。类别2和类别4的冠心病患者,年龄及患病年限仅次于类别3,其中类别2的患者,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类别5的冠心病患者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类别1为并未采取任何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有可能是因为患者依从性差,也可能因为收集数据过程中操作不当。结论:合并症是选择不同药物治疗模式的重要因素,不同用药模式呈现出的人群异质性在临床中应被广泛关注,本研究为开展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学研究提供帮助。
文献关键词:
冠心病;人群异质性;用药模式;血管功能;聚类分析
作者姓名:
陈捷;周峰;刘金波;王宏宇
作者机构:
100144 北京: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中心;100191 北京: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系;100144 北京: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中心;100144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100144 北京: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引用格式:
[1]陈捷;周峰;刘金波;王宏宇-.基于聚类的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模式及人群异质性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22(10):1012-1018
A类:
B类:
冠心病患者,治疗模式,人群异质性,异质性研究,用药情况,首钢,管科,人口学特征,颈动脉超声,脉搏波传导速度,生化检查,means,冠心病人,现况,面呈,联合使用,阻滞剂,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酯,酯类,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压患病率,合并症,心血管功能,恢复情况,仅次于,采取任何,患者依从性,收集数据,操作不当,不同药物,不同用药,用药模式,个性化治疗,精准医学,医学研究
AB值:
0.237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