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内蒙古中部农牧交错带生态建设对浅层土壤养分的影响
文献摘要:
以内蒙古化德县七号镇为例,分别于2000,2008和2013年,在典型地段的6种主要不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地块土壤浅层0~20 cm进行土壤样品采集.通过化验土壤养分含量,对比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块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生态建设对土壤浅层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浇地因定期施较多优质有机肥和磷肥,土壤养分含量相对稳定,其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变化水平不显著,速效磷含量上升,因隔年种植喜钾作物马铃薯,导致速效钾含量呈波动变化;旱滩地因有机肥施用严重不足,其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下降;旱坡地因定期休耕压青,土壤养分得以维持;天然草地因退牧还草,其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增加;柠条林地、围栏草地因土地沙化严重,导致土壤养分变化不大;旱坡地、天然草地、柠条林地、围栏草地pH值稍有下降.牧草地通过自然修复,可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由施肥和耕作方式决定.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块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原因,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壤养分的若干建议.
文献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生态建设;土壤养分;化德县
作者姓名:
马礼;梁利红;白洁
作者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 100048
引用格式:
[1]马礼;梁利红;白洁-.内蒙古中部农牧交错带生态建设对浅层土壤养分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3):310-315
A类:
B类:
内蒙古中部,农牧交错带,生态建设,化德县,七号,地段,农业土地利用,地块土壤,土壤样品,样品采集,化验,土壤养分含量,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讨生,水浇地,磷肥,有机质,全氮,氮含量,速效磷,磷含量,马铃薯,速效钾,钾含量,波动变化,滩地,有机肥施用,严重不足,坡地,休耕,分得,天然草地,柠条林,林地,围栏,土地沙化,土壤养分变化,牧草地,自然修复,耕地土壤,施肥,耕作方式,利用土,土地资源
AB值:
0.2737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