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隧道穿越红层破碎带塌方处理施工技术研究
文献摘要:
由于红层岩体强软化性、低强度的特点,导致隧道穿越过程易发生险情.修建于滇中红层的陈家冲隧道在穿越局部破碎带时遭遇塌方,通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并辅以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塌方原因及变形特征,同时利用不同长度的锚杆对局部破碎带进行加固,探究最优锚杆组合形式.研究表明:隧道穿越破碎带时,需及时进行锚喷支护,通过限制破碎带内塑性区的发展以控制隧道变形;对同时存在局部破碎带和浅埋偏压作用的隧道,变形特征常由局部破碎带主导;对破碎带进行加固时,短锚杆仅发挥增强效用,长锚杆还可发挥悬吊效应,短锚杆与长锚杆组合对破碎带进行加固,可实现与全用长锚杆相近的沉降控制效果,从而达到对加固成本的控制.
文献关键词:
隧道;红层破碎带;数值模拟;变形特征;加固机理
作者姓名:
徐金峰;王皓正;周应新;刘志义;谢雄耀
作者机构: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 200092;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云南楚姚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云南 楚雄 675000
引用格式:
[1]徐金峰;王皓正;周应新;刘志义;谢雄耀-.隧道穿越红层破碎带塌方处理施工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2(07):10-14,52
A类:
红层破碎带
B类:
隧道穿越,塌方处理,施工技术研究,岩体,软化,低强度,越过,险情,修建,建于,滇中红层,陈家,数值模拟方法,现场监测,变形特征,同长,对局,带进,组合形式,锚喷支护,塑性区,隧道变形,浅埋偏压,强效,长锚杆,悬吊,沉降控制,成本的控制,加固机理
AB值:
0.3141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