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泉州产木棉果与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吸油性能
文献摘要:
为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的国产木棉,使其变废为宝,将泉州本地木棉从果实、纤维形态、油液吸附能力等方面与印尼爪哇木棉对比:泉州木棉果的形态和内部结构与印尼木棉果类似;泉州木棉纤维长度集中分布于14.5~27.5 mm,略小于印尼木棉,但长度分布更均匀;纤维细度集中分布于15~35μm,蜡质质量分数约为1.660%.泉州木棉对大豆油的平均吸油倍率为41.05,平均保油率为97.48%;对纯机油的平均吸油倍率为37.85,平均保油率为97.97%,均高于印尼木棉;木棉纤维可以重复吸油,但使用次数以少于6次为佳.研究结果表明,泉州木棉具有更加优良的油液吸附性能,可以应用于吸油材料领域.
文献关键词:
木棉纤维;天然纤维;纤维结构;吸油性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竹丽;李清林;关福旺;江大伟;王府梅;邱夷平;张初阳
作者机构:
泉州师范学院 纺织与服装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东华大学 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6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竹丽;李清林;关福旺;江大伟;王府梅;邱夷平;张初阳-.泉州产木棉果与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吸油性能)[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4):13-19
A类:
油液吸附
B类:
泉州,纤维形态,吸油性能,变废为宝,吸附能力,印尼,爪哇,尼木,果类,木棉纤维,纤维长度,纤维细度,蜡质,大豆油,吸油倍率,机油,复吸,使用次数,吸附性能,吸油材料,材料领域,天然纤维,纤维结构
AB值:
0.2734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