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环丙沙星和铜复合污染下河流底质微生物群落与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交互关系
文献摘要:
选择环丙沙星(CFC)和铜(Cu)作为目标污染物,设计室内驯化试验,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定量PCR等技术探究CFC和Cu复合污染下河流底质微生物群落与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间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CFC单一污染、Cu单一污染和复合污染试验组中ARGs丰度、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功能存在显著差异;所有试验组的总ARGs相对丰度呈现随时间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共现网络分析表明,intI1与3类ARGs和8个菌群相关,是ARGs和微生物群落之间的桥梁;所属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绿弯菌门的细菌最有可能成为水环境中ARGs的潜在宿主.基于偏冗余分析发现,在MGEs、微生物群落和污染物等因素中微生物群落对ARGs丰度变化总解释率最高(49.77%);路径分析表明,CFC和Cu主要通过微生物群落间接地影响ARGs的传播和扩散.
文献关键词:
抗生素抗性基因;微生物群落;环丙沙星;铜;复合污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轶;胡童;王琳琼;范晨阳
作者机构: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8;河海大学海洋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轶;胡童;王琳琼;范晨阳-.环丙沙星和铜复合污染下河流底质微生物群落与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交互关系)[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6):75-84
A类:
B类:
环丙沙星,复合污染,下河,底质,抗生素抗性基因,交互关系,CFC,设计室,驯化,16S,rRNA,技术探究,ARGs,污染试验,微生物群落组成,相对丰度,共现网络分析,intI1,变形菌门,酸杆菌,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宿主,冗余分析,MGEs,间接地
AB值:
0.224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