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富营养化湖泊中铜锈环棱螺分解对钨迁移影响
文献摘要:
以富营养化的太湖梅梁湾为研究对象,利用平面光极、高分辨率平衡式间隙水采样(HR-Peeper)装置和薄膜扩散梯度(DGT)技术获取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氧(DO)二维平面和溶解态/生物有效态钨(W)一维垂向分布信息,分析铜锈环棱螺分解对太湖底泥中钨迁移的影响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铜锈环棱螺死亡分解后会迅速降低沉积物水界面DO浓度,形成厌氧环境,引起间隙水及上覆水中溶解态钨质量浓度的增加,溶解态钨平均质量浓度增加幅度是对照组的28.92% ~114.46%,显著提升了沉积物水界面钨的生物有效性(DGT所测结果);与钨质量浓度变化类似,铜锈环棱螺分解前期(第8天)沉积物间隙水中铁、锰质量浓度同步增加且与钨浓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2≥0.716,p<0.01)关系,水相中溶解态钨质量浓度增加是由厌氧环境下沉积物中铁锰氧化物还原溶解所致,分解后期(第16天和36天)间隙水中钨质量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铜锈环棱螺体内累积的钨释放所致.
文献关键词:
钨迁移;铜锈环棱螺;沉积物;富营养化湖泊;太湖
作者姓名:
刘振海;宋兰兰;燕文明;邢小蕾;赵梓屹;陈翔;李琪
作者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8
引用格式:
[1]刘振海;宋兰兰;燕文明;邢小蕾;赵梓屹;陈翔;李琪-.富营养化湖泊中铜锈环棱螺分解对钨迁移影响)[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4):83-89,97
A类:
钨迁移,沉积物水界面
B类:
富营养化湖泊,铜锈环棱螺,太湖,梅梁湾,面光,平衡式,间隙水,Peeper,DGT,技术获取,溶解氧,DO,有效态,一维垂向,垂向分布,分布信息,析铜,湖底,底泥,影响效应,后会,速降,低沉,厌氧环境,上覆水,平均质量,生物有效性,质量浓度变化,中铁,水相,相中,铁锰氧化物,还原溶解
AB值:
0.2926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