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渤海莱州湾凹陷走滑-伸展叠覆型复杂斜坡带特征及油气成藏
文献摘要:
利用地震、钻井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对渤海海域莱州湾凹陷走滑-伸展叠覆型复杂斜坡带的构造特征与成因机制及对成藏作用的影响进行综合研究.受伸展断陷引起的掀斜翘倾与郯庐断裂带双支走滑引起的释压与增压应力控制,研究区发生多次块体旋转与差异隆降,形成了"坡隆频繁转换、地层掀斜翘倾"的斜坡带演化模式.该构造演化模式控制了双洼双套烃源岩的差异发育、早期"潜山成储-近源成扇-台地混积滩"的沉积体系以及多种构造样式与圈闭类型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莱州湾凹陷南部缓坡带的油气成藏规律:莱州湾凹陷南部缓坡带油气主要分布在中央构造带,表现出明显的源控特征;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和区域性不整合面控制了斜坡区油气优势运移方向及油气层位的差异分布;新构造运动控制斜坡带油气超晚期充注.莱州湾凹陷南部斜坡带受多期走滑-伸展构造相互叠置影响,形成了多源供烃、储层发育、圈闭多样的有利成藏条件,是有利的石油富集区.
文献关键词:
莱州湾凹陷;复杂斜坡带;走滑-伸展叠覆型;新构造运动;超晚期充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弟江;杨海风;王航;赵野;涂翔
作者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弟江;杨海风;王航;赵野;涂翔-.渤海莱州湾凹陷走滑-伸展叠覆型复杂斜坡带特征及油气成藏)[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3):272-283
A类:
复杂斜坡带,超晚期充注
B类:
莱州湾凹陷,走滑,钻井,地球化学,渤海海域,构造特征,成因机制,成藏作用,综合研究,断陷,掀斜,郯庐断裂带,双支,支走,释压,增压,压应力,应力控制,块体,演化模式,构造演化,模式控制,双套,烃源岩,潜山,台地,沉积体系,构造样式,圈闭,缓坡带,油气成藏规律,带油,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砂体,不整合面,斜坡区,运移方向,气层,层位,新构造运动,运动控制,南部斜坡带,多期,伸展构造,叠置,储层,成藏条件,富集区
AB值:
0.334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