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四川盆地南部CLD1井龙潭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文献摘要:
研究四川盆地南部上二叠统龙潭组碎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物源特征及古风化、古环境、古氧化-还原条件等地质意义.通过对CLD1井龙潭组岩心的观察描述和薄片鉴定,结合主元素、痕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测试分析等方法对龙潭组沉积期的沉积环境进行讨论.La/Sc-Co/Th图解、∑REE-La/Yb图解及δEu值分析,以及Al2 O3/TiO2-TiO2图解与峨眉山高Ti玄武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区龙潭组物源复杂,主要为峨眉山玄武岩,伴少量钙质泥岩及部分长英质火山岩;Th-Sc-Zr/10和La-Th-Sc三角图分析结果显示龙潭组物源主要来自大陆岛弧;龙潭组样品大陆风化指数平均为85.19,属于中-高强度风化;Sr/Cu质量分数比值介于0.41~26.05(平均值为5.68),MgO/CaO质量分数比值介于0.02~2.35(平均值为0.92),指示龙潭组整体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沉积环境为咸水的海陆过渡相环境,晚期为海相沉积环境;古氧化-还原指标[V/(V+Ni)质量分数比值]介于0.59~0.95(平均值为0.81),Th/U质量分数比值介于2.18~5.62(平均值为4.23),Ceanom值介于-0.80~0.10(平均值为-0.01),指示龙潭组沉积水体以贫氧至厌氧的弱氧化至还原性环境为主.龙潭组碎屑岩沉积于温暖湿润条件下的贫氧至厌氧的弱氧化至还原性环境,整体为中-高强度风化,龙潭期沉积水体呈加深趋势.
文献关键词:
四川盆地;龙潭组;地球化学;古环境
作者姓名:
陈聪;林良彪;余瑜;刘冯斌;唐顺成;苏加亮;周文;田景春
作者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
引用格式:
[1]陈聪;林良彪;余瑜;刘冯斌;唐顺成;苏加亮;周文;田景春-.四川盆地南部CLD1井龙潭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2):225-238
A类:
CLD1
B类:
四川盆地南部,龙潭组,地球化学特征,古环境意义,上二叠统,碎屑岩,物源特征,古风,还原条件,地质意义,岩心,薄片鉴定,主元,痕量元素,稀土元素,测试分析,沉积环境,La,Sc,Co,Th,图解,REE,Yb,Eu,Al2,O3,TiO2,山高,峨眉山玄武岩,钙质,泥岩,分长,火山岩,Zr,自大,大陆岛弧,大陆风化,风化指数,Sr,MgO,CaO,暖湿,湿润,气候条件,咸水,海陆过渡相,海相沉积,原指,V+Ni,Ceanom,沉积水,贫氧,厌氧,弱氧化,还原性
AB值:
0.3235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