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川北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文献摘要:
在岩石学特征的基础上,对川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不同类型白云岩储层进行分类,并进行储层特征分析和评价,结合地层、构造-沉积格局,分析白云岩储层的分布规律和主控因素,为四川盆地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川北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储层可分为孔洞型和孔隙型,孔洞型储层发育溶孔白云岩,孔隙型储层主要发育晶粒白云岩和残余白云岩;白云岩储集空间可分为溶孔/溶洞、粒间孔、晶间孔、溶缝4种类型;储层总体以低孔、低渗为主,局部发育低孔-高渗型储层;成岩作用类型有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和充填作用.白云岩储层在栖霞组各层段均有发育,但无论是储层厚度、分布范围和连续性,栖霞组第二段均好于第一段;平面上,白云岩储层沿基底深大断裂两侧厚度递减、断续分布,受深大断裂控制,但同时还受颗粒滩相分布的影响,此外白云石化作用和有机质活动也是控制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
文献关键词:
四川盆地;栖霞组;白云岩储层;主控因素
作者姓名:
翟常博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2206
引用格式:
[1]翟常博-.川北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2):162-174
A类:
颗粒滩相
B类:
川北,栖霞组,白云岩储层,储层特征,主控因素,岩石学特征,中二叠统,层进,沉积格局,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地质依据,孔洞型储层,溶孔,孔隙型储层,晶粒,储集空间,溶洞,晶间孔,溶缝,低渗,成岩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充填作用,分布范围,第二段,第一段,深大断裂,断续,相分布,有机质
AB值:
0.2322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