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断裂体系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文献摘要: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上古生界气水关系复杂、探评井成功率低等问题,通过对伊陕斜坡北部的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发现这一地区发育复杂的断裂体系.研究表明:断裂走向主要分为EW、NW、NE这3组,正、逆及走滑断层均有发育,由南向北断裂逐渐趋于密集.分析其演化可划分为3个期次:Ⅰ期形成于海西期挤压作用,Ⅱ期形成于燕山期挤压作用,Ⅲ期形成于喜山期走滑拉张作用.结合钻探成果,认为断裂活动可改善储层物性、提供运移通道,控制上古生界低幅度构造圈闭,而后期改造形成的通天断裂对原生气藏具有调整分配或破坏作用.
文献关键词:
断裂体系;走滑断层;伊陕斜坡北部;鄂尔多斯盆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冯保周;于长录;何太洪;王玉善;冯琦;刘永涛;常圆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 长庆分院,陕西 西安710021;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苏里格分公司,内蒙古 乌审旗017300;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苏里格气田分公司,内蒙古 乌审旗017300;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海南分公司,海南 海口57031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保周;于长录;何太洪;王玉善;冯琦;刘永涛;常圆-.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断裂体系的发现及地质意义)[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2):1-8
A类:
伊陕斜坡北部
B类:
鄂尔多斯盆地,断裂体系,地质意义,上古生界,气水关系,地震资料,断裂走向,EW,NW,NE,走滑断层,由南向北,期次,于海西,海西期,燕山期,拉张,钻探,断裂活动,储层物性,运移通道,低幅度构造,构造圈闭,后期改造,造形,通天,生气,气藏,整分
AB值:
0.3386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