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放射性核素在粉煤灰生产利用中的转移规律与安全评价
文献摘要:
以某地区8个煤矿和13个燃煤电厂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外取样与室内检测,对粉煤灰生产利用中放射性核素238 U、232 Th、226 Ra、40 K进行比活度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原煤到粉煤灰过程中,4种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40K)的富集系数在2.15~3.79,富集系数与燃煤浓缩比基本一致,确定转移系数为3.79;在粉煤灰到粉煤灰砖中,4种放射性核素(238 U、232 Th、226 Ra、40 K)的富集系数为0.65~1.04,富集系数与粉煤灰掺比基本相同,确定转移系数为0.70.整个过程放射性核素未发生损失,且不因放射性水平高低影响其转移系数.粉煤灰砖放射性水平评价表明,该地区8类粉煤灰砖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适用于任何途径(除X-8外均可作为建筑主体);剩余5类粉煤灰砖仅可用于建筑物的外饰面等与人体接触不密切的建筑上,后续仍需加强该类粉煤灰砖在生产、使用等方面的监督.该地区13类粉煤灰砖的γ辐射吸收剂量率水平较高,但其中6类粉煤灰砖的年有效剂量率低于全国推荐值,表明对人体的辐射危害较小,可以用于建筑材料使用.
文献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238 U;232 Th;226 Ra;40 K;粉煤灰砖;安全评估;转移系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冠超;杨波;孙功明;高柏;方正;丁燕
作者机构: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辐射环境监测中心,广州 510800;东华理工大学 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冠超;杨波;孙功明;高柏;方正;丁燕-.放射性核素在粉煤灰生产利用中的转移规律与安全评价)[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2(11):89-96
A类:
B类:
放射性核素,转移规律,安全评价,某地区,煤矿,燃煤电厂,室内检测,中放,比活度,原煤,238U,232Th,226Ra,40K,富集系数,比基,转移系数,粉煤灰砖,基本相同,不因,放射性水平,低影响,水平评价,评价表,符合国家,建筑主体,饰面,吸收剂量,剂量率,年有效剂量,推荐值,辐射危害,建筑材料,材料使用,安全评估
AB值:
0.26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