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10?5);而亚组划分后,第2类患者LRP8基因rs1288502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6.45×10?6).结论:通过孤独症患者语言发育情况建立的判别方程在分析RELN信号通路基因与孤独症的关系时有助于降低样本异质性,且REL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中LRP8基因与孤独症患者特定类型的语言发育相关.">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RELN信号通路基因与基于聚类分析模型的孤独症语言发育的关系
文献摘要:
目的:孤独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神经发育性疾病,患者临床异质性过高是目前孤独症病因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研究根据儿童孤独症患者语言发育情况建立分类模型,利用其降低异质性,探讨孤独症患者语言发育与RELN信号通路基因(RELN、VLDLR、LRP8、DAB1、CDK5、FYN)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病例组儿童招募自湖南、山东、河南三省共5个医疗及自闭症培训机构,依据招募先后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为训练样本,招募时间为2006年10月至2011年5月,第2部分为验证样本,招募时间为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将孤独症患者语言发育进程里程碑指标中"能够说第1个字的年龄"(X1)和"从能够说第1个字到第1个词组之间的时间"(X2)作为参数,应用两步聚类法对训练样本的374例孤独症患者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建立Bayes判别方程,而后使用该方程对验证样本的310例孤独症患者进行语言发育亚组划分,分析RELN通路上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各亚组之间的关系.结果:聚类分析将第1部分374例样本分为3类,第1类患者X1为(11.83±4.37)个月,X2为(24.55±8.67)个月;第2类患者X1为(12.17±3.46)个月,X2为(7.07±3.79)个月;第3类患者X1为(30.94±7.60)个月,X2为(4.73±4.80)个月.依据聚类结果建立相应的判别方程:YA=?14.442+0.525X1+0.810X2;YB=?4.964+0.477X1+0.264X2;YC=?19.843+1.175X1+0.241X2.交叉核实法显示方程误判概率为3.8%.在对验证样本进行亚组划分前,纳入分析的34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均未通过校正后的检验水准(P>2.44×10?5);而亚组划分后,第2类患者LRP8基因rs1288502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6.45×10?6).结论:通过孤独症患者语言发育情况建立的判别方程在分析RELN信号通路基因与孤独症的关系时有助于降低样本异质性,且REL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中LRP8基因与孤独症患者特定类型的语言发育相关.
文献关键词:
孤独症;RELN信号通路;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
作者姓名:
沈屹东;董慧茜;赵靖平;夏昆;欧建君
作者机构: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长沙41001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长沙410008;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研究中心,长沙410078
引用格式:
[1]沈屹东;董慧茜;赵靖平;夏昆;欧建君-.RELN信号通路基因与基于聚类分析模型的孤独症语言发育的关系)[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7):858-864
A类:
RELN,VLDLR,LRP8,DAB1,442+0,525X1+0,810X2,964+0,477X1+0,264X2,843+1,175X1+0,241X2,rs1288502
B类:
路基,语言发育,神经发育性疾病,临床异质性,病因研究,究根,儿童孤独症,发育情况,分类模型,CDK5,FYN,招募,自闭症,培训机构,训练样本,发育进程,词组,两步聚类,聚类法,Bayes,建立相应,YA,YB,YC,核实,法显,误判,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未通过,检验水准,判别分析
AB值:
0.1793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